由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中國農科院特產所共同承擔的吉林省科技發展計劃項目“龍膽草等長白山道地中藥材多維指紋圖譜研究”近日通過吉林省科技廳組織的專家組鑒定。專家認為,該項目為中藥的質量控制提供了新的技術和方法,其實驗手段和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
針對中藥質量控制中對整體性、特征性、系統性的需求,建立了龍膽等中藥材多指標成分分析的液相色譜質量控制方法及主要成分結構確認的質譜分析方法;建立了龍膽等5種中藥材及其飲片的質譜特征指紋圖譜分析方法和質譜特征指紋相似度的分析系統,以及用于藥材產地區分、品種鑒定、采收期識別、生長年限區分等質譜指紋圖譜化學模式識別方法;建立了龍膽等5種中藥材的近紅外指紋圖譜和應用光譜計量學方法構造快速分析道地藥的方法,以及用于中藥材產地、生長年限等區分的近紅外指紋圖譜化學模式識別方法。
科學實驗和實際應用證明,該所所開拓的質譜、近紅外光譜中藥材指紋圖譜新技術,與傳統的色譜指紋圖譜技術相比,具有建立方法簡捷、特征性強、靈敏度高、分析時間短等優點。
中藥及其制劑均為多組分復雜體系。目前,我國在中藥材及其飲片指紋圖譜研究中主要采用的是色譜指紋圖譜技術。該技術雖然具有通用性較強、靈敏度較高等優點,但同時存在著建立方法繁瑣、分析時間較長、特征性及抗干擾能力較差等缺點。
中科院長春應化所、吉林大學和中國農科院特產所的科研人員,鏡頭的汽車零部件工廠將于10月28日開業,從開拓中藥指紋圖譜新技術、新方法,為中藥質量控制提供有力技術支撐的目標出發,在吉林省科技廳的大力支持下,以我國“天然藥庫”長白山道地中藥材為載體,于2006年年開始了龍膽草、五味子、淫羊藿、黃芪和甘草5種中藥材的多維指紋圖譜的研究,取得了系列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國內領先、國際先進的創新成果。
專家組認為,該新技術、新方法的建立,活細胞,不僅能快速對中藥材的品種進行整理、進行真偽識別,還可以通過結果的聚類、系統分析,獲得帶有規律性的啟迪,從而進一步尋求植物科屬、化學成分和療效間的相關點,共聚焦,結合相關的活性、毒性指標,實現利用質譜及紅外指紋圖譜技術,對中藥種植、加工及新藥研發過程的質量評價及控制,對于提高中藥質量,推進中藥現代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中藥指紋圖譜是一種能夠全面反映中藥材及其制劑中所含化學成分種類與數量,進而對中藥材及藥品質量進行整體描述和評價的技術手段。
- 10A-UVGF 粉塵分散度測定系統
- BM19A-UV 塑料薄膜測量顯微鏡
- 55XA-DCB太陽能電池檢查顯微鏡
- CT-UVRS焊接熔深檢測顯微鏡
- AT-UVRS焊接熔深檢測顯微鏡
- 55XA-PCB 板鍍層測量顯微鏡
- 52XA-PCB PCB板鍍層測量顯微鏡
- 55XA-UVSN水泥熟料分析顯微鏡
- 57XC-UVSN水泥熟料分析顯微鏡
- 18AY-LQ改性瀝青圖像顯微鏡
- BM19A-TH管材炭黑評級顯微鏡
- BM20A-PSWT2紡織纖維細度分析顯微鏡
- 53X-UV磨痕劃痕測量分析顯微鏡
- BM19A-UV-G粒徑分析顯微鏡
- AT-UV-G 粒徑分析顯微鏡
- 60XC三目透反偏光顯微鏡
- XTZ-05T三目萬向體視顯微鏡
- XTZ-03T三目萬向體視顯微鏡
- XTZ-A 雙目連續變倍體視顯微鏡
- XTZ-03 雙目萬向支架體視顯微鏡